[南京晨报]一人身上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 老年科收治病人就像“玩跷跷板”

日期:2016年12月20日

    


【专家介绍
    缪卫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复合疑难危重症,担任江苏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南京市医学会老年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委员。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是易发生疾病的季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自主神经功能下降,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基础代谢率低,防寒能力格外差,所以冬天是老年人比较难熬的季节。老年朋友尤其是合并基础病的老年朋友,如何安全过冬也是一门学问。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缪卫红主任提醒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基础疾病的用药和日常监测,做好疾病的预防和自我管理。

冬季四类人要警惕急性心梗

缪卫红主任说,冬季寒冷干燥,尤其是突然降温后,老年人急症就比较多。比如前几天气温骤降的时候,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突然一下子就到了180,有的还引发了急性心衰。这个时候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急性心梗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缪主任表示,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患有动脉硬化的比较多,心脑血管发病率也比较高;第二类是高血压患者,这类人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更高;第三类是明确的冠心病、卒中患者,当遇到季节变化时,他们更容易导致心梗的急性发作;第四类则是潜在人群,比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之所以气温变化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缪主任解释,气温骤降,人体的调节机制比较差,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比较低,就会诱发疾病的发作。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冬季血压的控制

此外,缪主任特别提醒,心血管疾病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对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都非常重要,其中,尤其重要的便是对血压的控制,气温对血压的影响比较大,冬天,很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升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用药,很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缪卫红说,临床上不时会遇到一些高血压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确实有吃降压药,但却只知道吃药,不在乎日常的血压监测,直到出现头疼、眩晕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才发现血压已升得很高,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缪主任表示,临床上还有一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知道降温后血压会升高,升温后血压会降低,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控,也会根据血压的变化让医生调整降压药,他们的血压能控制得很好,可以大大降低急性病的发作。所以,高血压患者冬天一定要记得到医院再测量下血压,看是否需要调整降压药。

老年科收治病人就像“玩跷跷板”

缪主任说,一般来说,冬季是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慢阻肺等患者发病的高发期。而老年科收治的患者又以复合患者为多。90多岁的黄老爷子最近在生死线上走了一遭。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老爷子突然感冒了,感冒还没来得及治好,就演变为肺炎,并发心衰、肾衰。转到缪主任这里时,情况已是十分紧急。“原来老爷子之前就有高血压、高血糖、痛风等多种基础病,天气变化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后,又继发肺部感染,最后引发心衰和肾功能不全,当时老人的血钾已达到6.0mmol/L(正常是3.55.5),肌酐是330μmoI/L(正常值是小于142),老人随时有生命危险。我们就从抗感染治疗、心衰治疗、调整水电解质、调整血糖、营养对症等多个方面展开治疗,同时注意调整输液快慢、抗生素用量等以免加重心衰肾衰。因各个病治疗有矛盾,往往这边好起来,那边又不好了,就像跷跷板一样,好在通过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又将老爷子的血象、肾功能、血糖、血钾等指标慢慢调回正常”。缪主任说老年科收治的复杂患者较多,病情难以控制。因此这部分患者一定要留意基础血压、血糖等基础用药,日常做好血压、血糖的监测,同时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定期看医生。

老人冬天早锻炼记得出门戴帽子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学会预防才是关键。缪主任指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冬天早锻炼一定不要出去得太早,因为早晨气温低,刺激血管收缩,容易导致疾病发作,早锻炼延迟到830-900出门比较好。

对于老年人,即便要外出早锻炼,缪主任提醒,一定要记得戴顶帽子。“很多老人头顶头发比较少,寒冷对头皮刺激更容易引起疾病的急性发作”。如果气温突然大幅下降,或者是阴冷的雨天,老年人还是尽量不要外出。“把这些高危因素控制好了,也会减少急性心梗等疾病的发生。”

冬季进补要找正规医生辨证施治

缪主任说,到了冬季,老人也比较注重进补,但不管日常饮食还是进补都有讲究。老年人冬季饮食原则是:科学进餐,膳食平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在饮食方面,冬季中老年人的日常膳食应以温、补为主,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干搭配、荤素夹杂。要避免或少吃凉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糖尿病患者更是不要误入一些饮食误区,比如杂粮比细粮含糖指数低等,这都是不科学的。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引发昏迷、酸中毒甚至脑水肿等”,缪主任强调。

每年深秋,该院老年科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中老年人群,按照中医调补摄生理论,以平衡阴阳、协调脏腑、流畅气血为原则,开展膏方进补。“冬季进补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辨证施治”。他们还总结出了一些进补原则供中老年朋友参考:

气虚者:经常感到走路气短、气急、精神疲乏、四肢无力、容易出虚汗等,可选服人参、黄芪、太子参、党参等,能起到补气强壮的作用。

血虚者:即营养物质不足,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可选用当归、阿胶、桂圆、大枣、枸杞子之类以达到补血的作用。

阴虚者:即指人体的血、津液、阴精皆不足。表现为身体消瘦、咽干舌红、手脚心发热、面部潮红等。可选用生地、百合、麦冬、天冬等,以达到滋阴生津的目的。

阳虚者:即人体热量不足,表现为身体怕冷、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阳痿早泄、大便稀薄等。可选用附片、仙灵脾、鹿茸片等或选用中成药鹿茸精、龟龄集、金匮肾气丸等温阳壮体,对老年阳虚体衰者尤为适宜。

通讯员 罗鑫 记者 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