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学院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56年,首任所长为著名中医药学家、学部委员(院士)叶桔泉教授。学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该始终坚持公益研究和公益服务的宗旨,秉承“中西医结合、医药相长,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仁心仁术,前沿前驱”的院训精神,现代中医药科研和临床生机盎然、蒸蒸日上。 2013年6月,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个地方分院,是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还是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江苏省中医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的专业急救技能培训基地。2015年2月正式挂牌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建院以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国内首个中药注射剂脉络宁注射液,以及月月舒、乳康舒胶囊 等中药新药均由我院研发 。         科技创新,聚力科研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拥有研究体系完整、设施设备先进、研究能力较强的中医药科研平台。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制剂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瘿病证治重点研究室、江苏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天然药物研究与创制实验室、国家专利产业化江苏中医药试点基地、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2017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中医药传承工程项目储备库,同年首获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3项。近5年,中标科研项目2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 ),获厅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8项,获发明专利67项,取得临床批件、制剂注册批件等2个,发表论文1855篇,其中SCI收载365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6.5被《Nature Materials》收载。主持开展863项目“临床营养用药食同源功能因子制备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硫熏中药材检测、有毒药用动物用于镇痛、肿瘤、免疫性疾病治疗等实用型科研为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积极实施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和学术理论传承创新,依托5个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经验方,积极推进医院制剂研发。         提升内涵,倾力打造中西医结合学科优势。学院长期以来注重质量管理和内涵提升。通过ISO9001和ISO15189质量体系认证,有力推进了医疗和科研质量的持续改进。目前医院开放床位830张,设有16个一级专科,32个二级专科。消化科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伤科、心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心内科、妇产科、呼吸科、消化科、肿瘤科、内分泌科、普外科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儿科、肾科、老年科、神经内科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学院现拥有3.0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4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脊椎微创手术导航系统、一体化手术室等国际国内领先的医疗设备。脊柱微创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综合诊疗、保胆取石等技术为学院特色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一体化诊疗平台建成,积极探索新的诊疗模式建设,优化诊疗流程。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较好地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现有红山路本部、南部院区(溧水中医院)及华电分院,医联体合作医院遍布周边多个区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一批科室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计生委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和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        人才强院,着力构筑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单位长期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发展壮大的基石,储备和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中医药人才发展梯队。目前,学院现有职工1300余人;云集正、副教授、高级职称医师、研究员300余名;江苏省国医名师1名;全国名老中医、省名中医、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26名;博士、硕士生导师70名;12位专家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拥有4个国家级、3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创新创业”人才、省“333工程”、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等40余名。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巾帼岗位明星、省勤廉标兵、省、市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十佳健康卫士等模范人物;国家及省市级青年文明号、省市级巾帼示范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一批先进集体。        在新的形势下,学院将借助中医药发展的大好契机,树立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新理念,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主导作用、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康复中的核心作用。目前在建的省政府重大民生项目转化医学楼,将为学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医药相长优势、促进中医药应用基础向临床的转化、助推健康江苏健康中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记事: 1、2003年,我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签订教学医院协议。 2、2003年6月,我院首批40人被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兼职教师,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4人、讲师7人。(南中医大人字〔2003〕41号) 3、2004年,我院与南京医科大学签订教学医院协议。 4、2004年7月,我院首批14人被南京医科大学聘为兼职教师高级职务,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南医大人〔2004〕51号) 5、2005年5月,我院与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签订院校合作协议。 6、2005年6月,我院有67人被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兼职教师,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2人、讲师19人。(南中医大人字〔2005〕52号) 7、2006年11月,我院首批专家13人被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中医大研字〔2006〕23号) 8、2006年12月,我院正式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中医大教字〔2006〕208号) 9、2007年,我院有55人被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兼职教师,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5人、讲师11人。 10、2007年7月,我院21人被南京医科大学聘为兼职教师职务,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南医大人〔2007〕40号) 11、2008年,我院共有12名专家被增列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指导老师,其中有2名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中医大研字〔2009〕8号) 12、2009年10月,我院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签订本科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协议。 13、2010年,我院有64人被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兼职教师,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7人、讲师20人。(南中医大人字〔2010〕52号) 14、2010年12月,我院与南京卫生学校签订教学医院协议。 15、2010年筹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16、2011年,我院共有14名专家被增列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指导老师,其中有1名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中医大研字〔2011〕13号) 17、2011年10月,我院被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类专业优秀教学基地”。(南中医大教字〔2011〕169号) 18、2012年2月,开始承担南京中医药大学床边教学工作,第一批共有32名学生。 19、2012年6月,我院与中国药科大学签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协议。 20、2012年8月,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苏人社发〔2012〕350号) 21、2013年,我院有60人被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兼职教师,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1人、讲师22人。(南中医大人字〔2013〕13号) 22、2013年12月,我院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优秀”。 (南中医大教评字〔2014〕2号) 22、2014年,我院有4位专家新增为南中医的博导,13位专家新增为南中医的硕导。(南中医大研字〔2014〕21号) 23、2015年2月9日,我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签订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的协议。 24、2015年11月10日,我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中药专业认证实践教学基地考察。 25、2018年9月8日,我院6位专家新增为南中医博导, 24位专家新增为南中医硕导。(南中医大研字[2018]19号)  

导师风采

  • 胡镜清

    博导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证治

    刘超

    博导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病疑难杂症

    田耀洲

    博导

    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万贵平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妇科各种微创手术,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朱方石

    博导

    胃癌前病变的控制与逆转及慢性肝病的防治,胃肠病及慢性肝病的防治研究

    曹鹏

    博导

    药物发现与转化研究、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研究,采用多学科手段从传统中药(植物药和动物药)中识别功能分子,揭示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建立天然产物小分子和多肽资源库,研发创新药物(以肿瘤,疼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为主)。

    陈彦

    博导

    中药制剂研究,尤其在中药多组分新型给药系统、抗肿瘤中药研发

    李松林

    博导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整合多组学手段,聚焦肠道菌群靶标,开展中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质量控制研究和健康产品研发,实现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转化。

  • 方志军

    博导

    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科研等工作。多年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围手术期(术前补益气血、术后理气通腑、健脾益胃、补益肝肾)及放化疗期(养阴清热、补益肝肾,止呕开胃、气血双补、活血通络)中的作用,确保肿瘤患者在前期治疗的顺利完成

    霍介格

    博导

    近年来主要研究的方向是:1.中药对大肠癌、胃癌化疗的减毒增效研究2.化疗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研究。

    刘红权

    博导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谢林

    博导

    脊柱疾病(颈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胸及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畸形、脊柱肿瘤和感染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创伤、关节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王佩娟

    博导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妇科疑难复杂病症、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妇科微创手术

    沈建平

    博导

    心血管内科专家(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杨建军

    博导

    泌尿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陆敏

    硕导

    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 张业清

    硕导

    长期从事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

    蔡雪婷

    硕导

    主要研究中药或中西药联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及作用机理,从中药化合物库中筛选可以解决西药耐药、毒副作用等临床问题的有效化合物

    曹萌

    硕导

    主要研究的研究方向是中药及其天然产物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肿瘤微环境和炎症中的调节作用

    鞠建明

    硕导

    中药新剂型、新工艺、药效物质基础及新产品研发

  • 孔铭

    硕导

    中药质量控制和创新药物研究,结合中药分析,中药炮制,中药化学,药理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开展中药材规范化加工,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制定及炮制机理研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

    毛茜

    硕导

    中药药效物质和质量控制

    瞿鼎

    硕导

    1. 通用型纳米乳剂增溶技术的新药研发与产业化研究;2. 中药多组分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抗肿瘤、抗老年性相关视网膜等疾病的临床前研究;3. 铁基功能化纳米粒化学免疫治疗肿瘤的临床/临床前研究。

    沈红

    硕导

    中药质量评价及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药质量研究重点应用多维色-质谱联用技术对硫熏中药新生特征标志物进行快速发现和检测,对硫熏中药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谭晓斌

    硕导

    主要从事中药及纳米制剂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及机制

    张 健

    硕导

    主要研究中药中活性单体成分的药效筛选、机制、分离与鉴定,并从事中药保健食品的有关研究;采用现代的药理机制、影像医学手段,对中药活性及活性成分进行明确的探索和开发。

    舒娈

    硕导

    糖尿病相关疾病与降糖药物研究,结合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方法,开展降糖药物评价与作用机制探讨,进行降糖中药开发应用研究

    王大为

    硕导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临床药理学

  • 朱粉霞

    硕导

    药物分析,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朱贺

    硕导

    (1)中西药相互作用,结合本单位的优势,从药物分析的角度,应用多学科研究手段,阐明中西药相互作用的机制,为中医药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体内药物分析,采用药物分析的手段,对药物(中药)进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研究,阐明其体内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陈斌

    硕导

    中药制剂与分析

    孙娥

    硕导

    主要开展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橡胶膏剂等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 王新东

    硕导

    心系疾病的临床研究

    谢圣芳

    硕导

    主要致力于肾脏疾病的中、西医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肾病等继发肾脏病的诊治工作。同时开展了对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等技术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目前着手泽兰水提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研究及肾宁II号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贾晋辉

    硕导

    精通四肢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技术,擅长四肢复杂骨折和骨盆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下肢畸形矫正技术

    周中

    硕导

    常规开展髋、膝、肩关节的初次置换和翻修手术,中西医结合阶梯化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运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及肘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开展多项新技术,创立了关节镜下肩锁关节脱位三袢钢板重建复位技术。善用张锡纯经典方剂治疗四肢关节及脊柱疾病

  • 康然

    硕导

    脊柱退行性疾病研究

    卢燕

    硕导

    妇科内分泌、月经病

    陈晓栋

    硕导

    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及冠脉介入等技术,研究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作用机理。

    胡灿红

    硕导

    肿瘤中西医治疗

  • 胡星星

    硕导

    从事急危重症医疗工作十余年,在呼吸、心血管、胆系疾病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在重症感染、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营养、器官功能支持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李慧

    硕导

    功能性胃肠病和消化道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肖庆龄

    硕导

    呼吸临床研究

    徐书杭

    硕导

    ①甲状腺结节与肿瘤的术前精准诊断体系和平台建立研究,该研究方向主要通过明确临床因素、血清学、超声、细胞学和分子学标志物在甲状腺结节精准诊断的作用,建立区域精准诊断体系和平台;②甲状腺疾病的热消融治疗研究,该研究方向主要通过开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良性甲状腺结节、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热消融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明确其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甲状腺肿瘤热消融治疗的免疫机制;③代谢性疾病参与甲状腺结节与肿瘤发病的机制及中药干预的可能靶点,该研究方向主要探索血糖、胰岛素抵抗通过表观遗传促进甲状腺肿瘤发生的机制,以及甲状腺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在甲状腺结节和肿瘤发生中的机制探索,并探索中药干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作用和可能靶点。

  • 谢绍锋

    硕导

    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研究

    张芳

    硕导

    风湿免疫病临床研究

    郑仁东

    硕导

    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研究

    彭蕴茹

    博导

    选择特色药用生物资源,采用现代药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并结合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对活性成分明确的中药进行药理作用机制与体内过程的研究,从更深层次探索中药的作用原理。

  • 韦英杰

    博导

    主要从事中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中药筛选新技术及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罗毅

    博导

    擅长肺癌、胃癌、肠癌、肝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周谦

    硕导

    药物的心脏安全评估和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发

    张勇

    硕导

    脑血管疾病及神经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

  • 吴溧兴

    硕导

    陈姣

    硕导

    从事计算机辅助创新药物发现及传统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

    方立明

    硕导

    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

    刘玉萍

    硕导

    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组分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机制及新型递药系统的研究

  • 宋捷

    硕导

    从事溃疡性疾病以及中药抗肿瘤物质基础研究。

    苏克雷

    硕导

    1.经典名方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及机制探讨,2.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及传承;3.江浙沪名医膏方数据挖掘的实践及推广研究。

    伍城颖

    硕导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质量评价研究。

    杨洋

    硕导

    中西医结合防治化疗神经毒性研究

  • 赵呈雷

    硕导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龙芳

    硕导

    中药药效物质和质量控制研究

    姚楠

    硕导

    肿瘤血管及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基于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对肿瘤血管、血管生成拟态抑制作用的研究

    张振海

    硕导

    主要从事药物制剂新技术研究,在挥发油固化和组分中药固体分散体研究方面在国内有较高的影响力

  • 李灵常

    硕导

    从事临床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

    丁蓉

    硕导

    各种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防治放化疗、靶向药物的毒副反应,及肿瘤患者的康复调理

    孙晓艳

    硕导

    从事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中药抗肿瘤药理及抗癌新药开发等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工作

    邵宏涛

    硕导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及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分级诊疗管理研究

  • 石子琪

    硕导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许超

    硕导

    从事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研究

    邢海燕

    硕导

    临床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擅长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真真

    硕导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研究

  • 张鹏

    硕导

    从事中医五官科学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陈国芳

    硕导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曹琳

    硕导

    从事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尤其是中西医结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高伟

    硕导

  • 王建华

    博导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甲状旁腺肿瘤、胃肠道肿瘤及肥胖症等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倪海滨

    博导

    擅长重症感染的诊治及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的管理。在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和持续血液滤过等方面有一定研究

    丁永芳

    硕导

    药理与毒理

    胡咏新

    硕导

    内分泌及骨代谢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 谌晓莉

    硕导

    李振麟

    硕导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刘万里

    博导

    刘万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疾病,消化道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主要研究方向: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治疗与预防复发,大肠腺瘤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调理等。